国家医保局解读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四类项目价格调整落地-新华网
新华网 > > 正文
2025 05/23 17:07:07
来源:新华网

国家医保局解读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四类项目价格调整落地

字体:

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(吴起龙)5月22日,国家医保局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三场解读直播,聚焦放射检查、综合诊查、超声检查、放射治疗等四类立项指南,系统阐释政策亮点与落地路径。

截至目前,国家医保局已编制印发28批立项指南。据介绍,上述四类立项指南在编制和落地方面主要呈现三个亮点。

一是强调规范统一。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翁林佳介绍说,立项指南以卫生健康部门正式发布的技术规范为基础,对相同服务产出相关的价格项目进行“合并同类项”,推动实现全国范围内同一医疗服务的项目名称、服务产出、价格构成、计价单位等关键价格要素统一。

二是强调赋能创新。立项指南编制中,国家医保局密切跟进医疗技术新发展,通过价格政策赋能新技术、新业态。比如,放射检查类立项指南统一新增质子放疗、重离子放疗、硼中子俘获治疗等价格项目,促进高端治疗设备临床转化,目前浙江等地率先落实执行,同时设置疗程费用封顶,兼顾患者负担。

“综合诊查类指南还新增‘航空医疗转运’项目,在黑龙江、河北等省份已落地执行,推动低空经济与医疗领域融合,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空中绿色通道。”翁林佳补充道。

三是强调适应需求。国家医保局高度关注生育友好型社会和适老化社会需求,针对性地新增价格项目,鼓励医疗机构补齐医疗服务短板。比如,超声检查类立项指南设立胎儿彩超、胎儿心脏彩超、胎儿系统性筛查等多个项目,有效适应出生缺陷早筛需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立项指南将实体胶片从项目价格构成中剥离。患者需要胶片就付费,不需要就不付费,胶片自助打印+扫码付费,把选择权完全交给患者。

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李育表示,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转换和存储手段进步,影像信息的存、传、阅已可以脱离实体胶片。影像检查结果上传至云端,患者可查阅本人检查资料,医师可跨地区、跨医疗机构调阅患者检查资料。此次立项指南落地后,如医疗机构无法实现影像云存储,需减收一定费用。

四类指南对接落地后将产生多重综合效应。“受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影响,部分高价省份主动下调影像检查价格,CT检查从300多元降至200元左右,磁共振检查从600多元降至500元左右。”翁林佳介绍说,通过将“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”纳入价格构成,推动检查结果手机可阅、跨机构可调,减少重复检查,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。

据介绍,放射检查类项目价格稳中有降,为调增诊查、护理、手术等技术劳务类项目腾出空间,综合诊查、超声检查、放射治疗等体现技术价值的项目价格将上调,助力医疗机构优化收入结构,让医务人员共享改革成果。

翁林佳表示,国家医保局将加快完成剩余指南编制,指导各省合理制定价格基准,推动医疗机构优化服务资源配置。同时,呼吁企业加大创新研发,共同推动医疗收入与支出结构双重优化,更好保障群众病有所医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孙慧】